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首位获建筑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公民。据悉,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美国普利兹克建筑奖今年授予中国建筑师王澍,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礼将于5月25号在北京举行。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普利兹克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表示,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及其妻子于1979年创立,每年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当我们来中国深入考察王澍的整体作品时,所见证的是一个建筑大师的作品,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一致决定将2012年奖项颁发给王澍,就如我们曾经将此殊荣颁发给华人建筑师贝律铭。”评委如此表示。
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1988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澍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做旧楼改造、环境与建筑关系等研究。1990年,他完成了自己独立设计的第一个建筑项目——海宁青少年中心。王澍的重要作品均在国内完成。
“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说,“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10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地工作和足够久地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王澍在自己的代表作之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园建造中,思考和探索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模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象山新校园建筑群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地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建筑产生了檐下、洞内、飞道、屋顶下沉院落、屋顶平台、树下、田间、河边等多样性的教学交流空间,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大规模拆毁重建现象,设计师将从浙江全省拆房现场回收的超过700万片不同年代、可能被当做垃圾处理的旧砖瓦在象山新校园循环利用,并有效控制造价,演绎了中国本土可持续性的建造传统。
【相关链接】
王澍今年49岁,200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被认为是中国实验建筑先锋设计师。2011年6月,王澍也曾获得另一项国际建筑学界大奖——法国建筑学金奖。他的代表作之一,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鸿钰幻维设计作为上海装修公司中专业的办公室装修领域的知名企业,多年致力于办公室设计、施工服务。对办公室设计有多年的经验,更多现代简约办公室设计问题请咨询鸿钰幻维设计。
021-65317787
13681819161
上海市宝山区殷高路1号
中设广场1号楼601室